泉州非公党建从有形覆盖迈向有效覆盖

发布时间:2017-10-23  阅读4017次  来源:

    泉州激活“红色细胞”显成效——

非公党建从有形覆盖迈向有效覆盖

记者近日从市委组织部获悉,近年来,我市围绕全国非公企业党建联系点建设,精耕“试验田”,打造新亮点,试行党建工作要求写入公司章程、建设党群服务中心、开展“一地一特色、一企一品牌”培育工作,推动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由“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为非公经济发展注入“红色动力”,我市非公党建持续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记者 谢曦

培训实践基地 “1+1+8+N”打造党务人才“大摇篮”

走进市委党校内的非公党建展馆,丰富翔实的图文影像、精心设置的互动环节,将泉州市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建的发展历程、经验成果生动呈现。

这一展馆,正是泉州着力打造的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建培训实践基地的重要窗口。作为中组部、中央党建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确定的全国非公企业党建联系点,泉州有力整合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建资源,打响特色培训实践品牌。培训实践基地着力完善1个培训中心、1个党建展馆、8个教学点、若干个实践点的模式,携手全国、全省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建方面的专家学者、名师队伍及泉州本土的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优秀出资人、党组织书记等,努力打造辐射全省的党建培训、实践创新、理论研究和成果展示4大平台。

基地启用至今,累计培训、接待学习考察逾千人次,并为党组织书记、党务干部和出资人等不同培训对象量身定制课程,成为我市培养各级各类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务人才和出资人的“大摇篮”。

园区党委

“微中见大”与园区发展同频共振

90后的刘双双是领SHOW天地园区内的一名兼职党务工作者。每隔一两周,她所在的文化创意支部都会组织一堂“分享课”,邀请园区内文化创意企业负责人或创业者团队,与党员分享产业资讯。“我们还建立了微信群,不时推送党建、产业相关资讯,让基层组织生活常态化。”她说。

作为典型的城市创客园区,领SHOW天地园区党委以“微服务”助推园区企业创业、“微活动”凝聚正能量、“微平台”助力青年成长成才,让党建工作与园区发展同频共振。

园区党委设立了党群服务中心,推行党委委员轮流值勤、项目代办和48小时定向反馈机制,建立党支部、片区企业主代表定期议事协商的“圆桌会议”制度,启动“筑梦计划”和“凤凰计划”,引进10余家基金投资机构,为园区企业发展助力。近年来,先后帮助170多家小微企业、创业团队解决800多项问题,成功孵化20多个创业项目,并有3家企业被培育上市。园区党委还每年优选20多名广告创意领军人才进行精细培养,为创新创业人才打造生活、事业和梦想的港湾。

放眼全市,我市按照“大党建综合体”的运作模式,已建成8个园区党群活动服务中心,为党员、职工提供政策咨询、维权帮扶、人才推介等服务,党群组织的凝聚力、影响力和向心力大为提升。

特别党委

把青年企业家凝聚到党组织周围

成立于2011年的石狮市青商会,是石狮市各类工商经济实体中具有代表性的青年人士以及在外投资兴业的石狮籍青年企业家自愿结成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2012年,石狮市青商会成立特别党委,不断创新载体,把青年企业家凝聚到党组织周围。

青年企业家思维活跃、价值观多元,党建工作该如何着力?青商会特别党委通过专题培训、导师帮带等方式,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传承爱党爱国情怀,还通过“青商创业贷款贴息基金”、“青商学苑”等扶持青年企业家成长创业,引导青年企业家始终与党委保持同心同向同行。

履行社会责任、引领社会新风,让青年企业家的“精气神”更加蓬勃有力。通过精心策划,青商会特别党委倡导会员“不晒嫁妆晒公益”,开展“留守儿童圆梦行动”,打造了“八点开席”等一批社会影响广泛的优秀公益品牌。

这样的社会组织,在我市并非个例。针对社会组织发展快、类型多、领域广等特点,我市着力加强各级党委属地管理和行业系统指导,不断提升社会组织党的覆盖率。目前,全市正常开展活动的社会组织3071家,建立党组织715个,党组织覆盖率达61.6%

(来源:泉州网)

 

主办单位:中共泉州市委党校 泉州行政学院 泉州市社会主义学院
ICP备案号:闽ICP备12004909-2 联系邮箱:qzdxxxzx@126.com 建议分辨率:1280*768像素
闽公网安备 350502020000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