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萃之志励心田 奋进力量涌如泉

发布时间:2024-11-18  阅读223次  来源:

十一月初,秋风正凉,走进泉州市委党校,处处涌动着浓郁的学习热潮。这是泉州市公路系统“拔萃工程”综合能力提升培训班的现场一幕,也是泉州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党委落实加强干部教育培训有关部署要求的重要举措。

培训期间,一百三十余名泉州公路系统中坚力量走进党校校园,以开班动员、专题讲座、实地调研、开放式研讨等形式,全天候、全封闭学习交流。10月21日至10月25日,11月4日至11月8日,分两期“拔萃工程”综合能力提升培训班已顺利结业,从学员们饱满的热情和一篇篇学习报告中看出,本次培训大有成效,为推进高质量公路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思想保证和能力支撑。

举旗定向 精心谋划顶层设计   

“要精心谋划干部培训,培养造就政治过硬、善谋略、勤思考、敢担当、能作为的现代化公路人才队伍。”早在年初,泉州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卢海东就对今年度干部培训工作提出了工作要求。中心党委的举旗定向,推动《干部综合能力提升培训实施方案》应运而生。

于是,围绕着泉州公路发展大局,相继策划实施了“拔萃工程”“赋能工程”两大专项培训,将工作能力和专业水平培养贯穿培训全过程,以此发挥干部教育培训在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中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作用。

上一阶段,以全市公路系统工程系列专业技术人员为培训重点的“赋能工程”专业素质提升培训在金屿大桥、安溪铁观音隧道、政永高速等省市重点项目一线火热推进,切实推动全市专项养护工程项目建设取得扎实成效。而今,以全市公路系统科级干部、股级人员等中坚力量为培训重点的“拔萃工程”顺利结业,也将全面提升公路管理队伍综合素质,助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领导队伍。

专题学习 全面夯实理论基础

在开班第一课中,中心党委副书记林发金对学员们提出了殷切寄语,本期培训班是在全党掀起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思想热潮中举办的,是加强公路系统中坚干部队伍建设、推动公路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意义非比寻常。全体学员带着使命学,带着任务学,以此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适应时代和行业的发展。

而后的培训中,重点聚焦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智慧交通发展、舆情危机处置、公路高质量发展等公路事业发展急需和干部履职需求的课程,邀请了泉州市委党校、泉州市网信办、华侨大学等专家学者进行集中授课。

《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辟中国式现代化广阔前景—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智驭未来:大语言模型技术为交通业务赋能》《以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等一门门精彩绝伦的专题讲座,让学员们夯实了理论、开拓了思路。

泉州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人教科科长施荣表示,本次“拔萃工程”的最大意义就是在于抓好关键少数,通过提升公路中坚力量的履职能力和综合素质,以此提升所在单位、科室的工作质效,从而关乎整个公路系统事业的发展。

团队研讨 以学赋能创新发展

教学相长,学学相长。培训期间,各小组结合所学课程,围绕如何推动公路高质量发展开展交流、深入探讨。在畅所欲言中,大家谈心得、话体会、描未来,真正使学习的过程成为思考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正如泉州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党群科科长李进城所言,“这次的充电赋能培训,让参训人员整体素质得到进一步提升,促进跨部门与岗位的沟通协作,有助于工作高效协同联动推进,打造出一支团结协作、积极创新的团队。今后,我们要扭住目标、守正创新,深耕五精理念,把全面提升服务、加快文化建设融入日常工作,形成干部职工行为准则和价值追求,为公路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我们可以加快数字公路建设应用,利用大语言模型技术,对公路的日常管理和维护进行智能化升级,正如桥隧分中心正在实施的《泉州普通公路桥隧智慧运维平台》《桥隧智慧巡检子系统》等,正是利用新质生产力、AI大模型为公路桥隧管理赋能,”桥梁隧道分中心主任黄振明同样对人工智能在公路部门中的运用深有感悟。

思想的火花在碰撞中迸发,理论的思考在对话中凝练。头脑风暴过后,是“以新质生产力推动泉州公路事业高质量发展”等一篇篇高质量学习报告的诞生。

学员们在交流新质生产力,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如何应对时,直属分中心主任庄少昆说,“我认为随着AI 技术迅速发展,公路养护管理工作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今年,我们直属分中心先行先试,启用车载轻量化AI智能巡检采集系统,首次将 AI 引入公路日常养护,探索数字化公路养护管理新模式,用数字化赋能公路高质量发展,促进公路养护工作提质增效。”

学员们不断总结挖掘培训期间学到的新经验、新做法,形成富有公路特色的学习课题,这必将使本次培训成为公路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拔萃赋能,学出共谋公路高质量发展的奋进力量。在告别短暂而又充实的培训后,学员们将承载希望、肩负重任奔赴各自岗位,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不断推动公路事业取得新成效。

 


闽公网安备 350502020000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网站举报电话:0595-22765528 邮箱:qzdxxxzx@126.com
主办单位:
中共泉州市委党校
泉州行政学院
泉州市社会主义学院
ICP备案号:闽ICP备12004909-2